1、子不如父,留之何用。子强与父,留之何用。—《道德经》
2、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
3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论语·雍也
4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论语·子路
5、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—《白居易》
6、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
7、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赤。《吕氏春秋·诚廉》
8、志不强者智不达。《墨子·修身》
9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论语·颜渊
10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—《王阳明》
11、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宋·岳飞·满江红
12、常将冷眼看螃蟹,看你横行到几时。元·杨显之
13、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孟子·告子下
14、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汉·枚乘·上书谏吴王
15、时危见臣节,世乱识忠良。鲍照《代出自蓟北门行》
16、上盈其志,下务其功;悠悠黄河,吾其济乎!—《罗贯中》
17、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宋·卢梅坡·雪梅
18、屋漏更遭连夜雨,行船又撞打头风。—《洪应明》
19、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庄子
20、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孟子·公孙丑
21、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孟子·尽心下
22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
23、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史记·淮阴侯列传
24、千古兴亡多少事,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宋·辛弃疾·南乡子
25、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左传
26、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《后汉书·光武十王列传》
27、先静之,再思之,五六分把握即做之。—《曾国藩》
28、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后汉书·冯异传
29、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;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三国·曹操·短歌行
30、将拒谏则英雄散,策不从则谋士叛。
31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《周易·乾·象》
32、着意栽花花不发,无意插柳柳成阴。元·关汉卿
33、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林则徐《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34、君子之所取者远,则必有所待;所就者大,则必有所忍。—《苏轼》
35、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36、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杜甫《望岳》
37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38、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
39、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后汉书
40、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宋·杨万里·小池
41、不是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元·高明·琵琶记
42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礼记·学记
43、劝君莫打枝头鸟,子在巢中盼母归。—《白居易》
44、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。礼记·礼运
45、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
46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中庸
47、贫不足羞,可羞是贫而无志。
48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汉乐府·长歌行
49、人谁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论语
50、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