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、 看破是智慧,放下是功夫。
02、 你随时要认命,因为你是人。
03、 每一种创伤,都是一种成熟。
04、 欲为诸佛龙象,先做众生马牛。
05、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。
06、 狂妄的人有救,自卑的人没有救。
07、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,不要管别人。
08、 游离在时间的断点,看不清眼前。
09、 看破是心不颠倒;放下是心不贪恋。
10、 拼命的垂死挣扎,可早已尘埃落定。
11、 冷笑,我们的爱情抵不过世俗流年。
12、 人生的真理,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。
13、 人之所以痛苦,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。
14、 习惯用那虚伪的笑,来掩饰内心的伤痛。
15、 承认自己的伟大,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。
16、 努力的寻找一个借口,说服这颗凌乱的心。
17、 懂得了因果,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。
18、 佛法千言万语,总归一句是:看破)、放下。
19、 我想把心语全述说给你,可惜你从来都不会懂。
20、 她的微笑绽放给世界,留我在角落里撕心裂肺。
21、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,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。
22、 陌上红尘,一心盼归人。红尘陌上,两心遥相望。
看破红尘爱红尘(二)
23、 一个笑就击败了一辈子,一滴泪就还清了一个人。
24、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,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。
25、 佛法的修学是:看破帮助放下)、放下帮助看破。
26、 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,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。
27、 见思烦恼是执着;尘沙烦恼是分别;根本无明是妄想。
28、 迷而不失。淡定是人生修炼,痴迷和失态会伤及自身。
29、 放下一切,菩提心就现前;放下一切,才能见到事实真相。
30、 群处守嘴,独处守心。修己以清心为要,涉世以慎言为先。
31、 放下一切,菩提心就现前;放下一切,才能见到事实真相。
32、 在日常生活里面,分别)、执着要淡薄,看得淡薄就是看破。
33、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。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。
34、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,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。
35、 人永远不知道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。
36、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,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。
37、 觉悟人生如过客,世间如旅舍,是真正的福报,真正的清凉自在!
38、 当你知道迷惑时,并不可怜,当你不知道迷惑时,才是最可怜的。
39、 如果放不下从前,就没有办法重新开始,找到的也只是替身而已。
40、 真理真相搞清楚,叫看破;做事圆圆满满,心里干干净净,叫放下。
41、 我所认为最深沉的爱,莫过于分开以后,我将自己,活成了你的样子。
42、 别说别人可怜,自己更可怜,自己修行又如何?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?
看破红尘爱红尘(三)
43、 沉醉在烟雨红尘中,晕染了人间的风花雪月,涟漪了前世今生的眷恋?
44、 人生就象一场戏,因为有缘才相聚。相扶到老不容易,是否更该去珍惜。
45、 当你劝告别人时,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,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。
46、 你今天必需做别人不愿做的事,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。
47、 看得破放得下,才能入佛法之门;只要能看破放下,就能很快地契入佛法。
48、 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男人看到世界,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。
49、 任何事任何人任何境,不起烦恼,这叫看破。顺境要心安,逆境更要安心。
50、 一句看似简单却值得所有人思考的话:接受平凡是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。
51、 惊而不乱。宠辱很难不惊,心惊则心动,动中有静,惊而不乱则具有别致之美。
52、 对于世间事得过且过,不要认真,心地就清凉自在;凡事看淡,愈淡薄愈自在。
53、 没有放下分别是苦,没有放下执着是难;放下就觉悟放下就证果放下就得大自在。
54、 没有放下分别是苦,没有放下执着是难;放下就觉悟)、放下就证果)、放下就得大自在。
55、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,对别人要宽容,能帮就帮,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,给人留条后路。
56、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,不论他有多坏,甚至他伤害过你,你一定要放下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。
57、 佛经里常常教我们作“如梦如幻”想。人生如梦,真的是这样子!
58、 能让自己快乐自在,是真聪明真能干;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,才是真智慧真慈悲。
59、 我在原处等着你,待你踏破了红尘,厌倦了世俗的喧嚣。我再带你重新去走这河山,看那绿水,品那红尘。
60、 看破)、放下)、布施这六个字,是学佛的根基;只要勤修布施,身心一切都舍掉,就能做到看破)、放下。
61、 学佛,要从“放下”开始;先放下见思烦恼,再放下尘沙烦恼,最后放下根本无明。
62、 戒“气”是修养的功夫,戒“贪”是人格的表现。微笑是人生百病的良药。
63、 心有一切有,心空一切空;心迷一切迷,心悟一切悟;心邪一切邪,心正一切正;心乱一切乱,心安一切安;一切为心造,无心自解脱。
64、 真看破了,立刻就放下,为什么?事实真相他彻底明了了,决定不会有分别执着妄想;如果还有分别执着妄想,换句话说,他还是没看破。
65、 看淡人生,是一种境界与豁然。涉世历事,有所为,有所不为,有所争,有所不争,有所求,有所不求。自身利益不轻丢,身外利益不强求。